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夏季夜跑 不一定比白天安全

五年前,因錯估陰天、濕熱環境所隱藏的危機,貿然挑戰難度頗高的賽事(依當時體能與環境難度比較),導致體熱無法適時調節,發生熱中暑昏迷送醫。個人雖幸運撿回一命,也無造成嚴重後遺症,但隨著地球暖化情況越演越烈,氣溫異常高低也成了無形殺手;稍不留神,寶貴生命隨即消逝。

此後,對於身體內外溫度調節,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的可能性研究或報導,特別感到興趣。我並不是專業研究員或醫師,只是出自「好奇」而進行假設;畢竟運動醫學研究,之於身體器官衍生的危害,目前已知的範圍也是有限。為了自身的安全,寧可半信半疑;覺察到身體的異狀,立即降低運動強度。

今天要探討的是有關《體溫調節機制》

人體的體度是恆定的,其內在溫度維持在37℃,也就是所謂核心溫度(core body temperature),位於人體的內部中心大約是繞者臟器,其外圍就是體壁與皮膚。體溫若高到 4142℃(例如劇烈運動或發燒時),只能忍受一段短暫的時間;因為在42℃ 時,體內許多蛋白質分子(尤以酵素分子對生命非常重要)會很快地分解,導致死亡。

細胞內許多代謝反應卻需要在恆定溫度下才能順利地進行,酵素是代謝過程的重要催化劑,沒有了酵素,細胞也就無法進行代謝作用,因此,維持體溫恆定是非常重要的。這涉及產熱與散熱的平衡,換句話說,我們的身體必須調節產熱與散熱作用以維持體內溫度的恆定。

運動過程中體熱憑藉「對流」、「蒸散」及「出汗」三種方式,達到散熱平衡。所謂「對流」,是指人體與流動的氣體或流體之間的熱傳輸過程;而外在環境的濕度與溫度,決定散熱效果的品質。蒸散是水分從皮膚、呼吸道及口腔黏膜散失連續過程這樣的散熱方式約佔總散熱量的20%,人體不易察覺。「出汗」是指水分從皮膚的汗腺排出,由交感神經的管制,是一種重要的生理散熱方式

夏季夜晚,由於空氣溫度高而且潮,身體根本無法進行蒸散作用,這時候出汗是非常重要的散熱方法,能從體表帶走大量的熱。大量流汗時補充不足的水份和鹽分,可能會造成脫水、電解質不平衡和散熱困難,這就會產生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等「熱」症候群。

一般來說,運動時體溫會上升,上升多少則與運動的劇烈與否有關。不過運動時皮膚的溫度卻較低,原因可能是因運動時出汗,水分蒸散而導致溫度降低。
熱昏厥是指由於對熱的環境不適應,使皮膚血管擴張而大量排汗,結果血液在體內發生了重分配現象;血液積聚在周邊血管導致腦部血流不足,發生昏厥的現象,病患皮膚濕冷而脈搏微弱,但體溫不會明顯升高,這和熱中暑是截然不同的。只要和將熱昏厥病患移至陰涼處,保持平躺或下肢稍高,補充適量的液體,即可很快恢復。 

熱痙攣是由於運動量過大流汗過多,導致血中鈉離子濃度相對偏低。發生部位主要是在負荷量較大的肌肉,常發生在小腿後方肌肉群和腹部的肌肉群,出現疼痛的肌肉痙攣現象,而且可能連續地發作,甚至到肌肉顫抖的程度。治療及預防的方法除了補充足夠的水份外,也要攝取適量的鹽分,那些平常缺乏對熱環境適應的人,不要一下子運動或勞動過於激烈,要讓肌肉群對運動量及環境溫度慢慢地適應,這樣應可避免熱痙攣發生。

熱衰竭是身體長時間暴露熱環境中的表現,通常是鹽分流失、脫水或代謝物過份堆積在體內所致。在熱環境中可能只要幾小時,也可能長達數日才導致熱衰竭。病患大多數神智清醒,體溫可能為正常或輕微上升,病患看來蒼白,大量流汗而且血壓偏低。預防之道則避免在酷熱的環境中過久,同時要補充足量的電解質。

中暑是與熱有關的疾病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為中樞體溫調節失常所造成的結果,由於體內的熱無法散出,使得包括中樞神經(腦部)及其他許多器官因過熱而導致機能衰竭。最主要的特徵體溫非常高(可達攝氏四十一度),皮膚乾熱而無汗,病患心跳很快而且血壓過低;中暑若未能及時降低體溫,可能造成各種組織器官受損,嚴重者甚至出現腎衰竭、肝衰竭及心肌之損傷,一定要馬上送醫

總而言之,無論白天或夜晚,不管夏季或冬季,在天氣變化無常的環境中,戶外活動者本身應該《有意識》的感受身體變化,適當補充所需養分,避免樂極生悲的結果發生。現在開始,別再有夏季夜跑比較涼爽、比較安全的錯誤觀念;若想快樂地完成自我挑戰,平日練習量及耐熱適應,絕對不能忽略喔!



本文參酌並部分節錄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黃基礎教授 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