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夜跑趨勢的成長,安全係數一直是重要考量點之一。在燈光有限、昏暗狹窄的巷弄路線、山徑,或是河濱車道,跑者常為了自身安全,配戴反光手環腳環。近幾年不斷推陳出新,研發LED燈的夜光手環,甚至是LED夜光鞋帶。這些商品確實有其實用價值,但礙於防水性及電池壽命,總有那麼點美中不足。因此,當我知道SKECHERS以夜光奈米科技,結合軍用等級的分子能量技術,研究出透過陽光或電燈光線就能「充電」(照得越久,發光的強度和時間就越強越久),在昏暗低光源環境下可以自體發光的材料,設計了NITE OWL系列跑鞋時,就迫不急待地想要嘗鮮。

新一代的NITE OWL,採用大膽鮮豔的螢光綠,剛好適合我這種有點年紀又愛騷包的大叔。穿著它參加白天的路跑活動,成為巨砲攝影師的亮點;參加夜跑活動,又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附加價值實在太多啦!
為了年底100K超馬賽事,我選擇了《SKECHERS NITE OWL系列》中的GO run Ultra跑鞋。這款式的設計結合美國專利的Resalyte 及 Resagrip材質泡棉的鞋底配方,增加與地面接觸後的回饋性;搭配輕量彈性伸縮的鞋面網布,即使穿的再久都有足夠的包覆性來保護足部,而且十分通風透氣,能提供長距離跑者的需求。可拆卸的鞋墊設計,鞋跟高度差由4mm增加至 8mm,可讓跑者不穿襪享受模擬赤足跑的感覺。鞋底圓球狀推進型感應器所組成的足弓推進區,提供你絕佳的反應彈性,讓你可以順順的提膝輕放,跑起來輕鬆省力;鞋底感應器刻紋還特別加深,相對提高了耐磨指數。
實測一:台東蘭嶼環島濱海公路,里程10K。配速跑。

實測二:台東環島馬拉松,里程43.3K。輕鬆跑。
蘭嶼只有一條環島濱海公路及一條山路(俗稱中橫公路),路面皆為水泥鋪成。碎石遍布、坑疤凹陷,因心疼新鞋磨耗太快,落地下腳時還特別收力輕放;這招平路還行,但是下坡難免。果然它彈性網布的透氣設計如同官網的介紹,即使全身飆汗、氣溫直升,足部仍是乾爽感覺。不過我還是太粗魯,在最後一次淋水降溫時,不小心弄濕鞋子,幸好跑完沒有嚴重水泡。
跑完蘭嶼公路10+43K後的鞋底磨耗情況,外側後方僅有輕微損耗,還算可接受範圍。
實測三:北投夜跑團練,里程5K。間歇跑。
帶領一群沒甚麼運動習慣的EMBA同學,選擇一條來回距離約2.5K,練習兩趟。因為要一一指導同學,所以速度剛開始不能太快;直到最後與領先同學會合,才以四分速追上。因此,Go run Ultra不只適合長距離跑步練習,短程競速也是輕鬆自如、省力推進。
近80K的道路測試,無論它的激光效果,或是鞋底耐磨度,甚至於用它來跑速度,《SKECHERS NITE OWL系列》GO run Ultra跑鞋都能符合我的需求;如果您的鞋櫃總少那麼一雙,不妨到全省SKECHERS門市體驗看看,找到最適合自己訓練目標功能、外型又酷炫的”風火輪”跑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