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高山冒險之聖稜線O形縱走三天

計畫半年的聖稜線之行,是我第一次的登山縱走;除了平均海拔在3400公尺以上的稜線步行,需要面對的低含氧及耐力體力考驗外,背負重裝的過程,更是身體負荷極限的驗收!

黎明初醒,隔壁另一團的吵雜聲強迫我提早起床。不過,第一晚睡在武陵農場遊客中心的走廊,睡眠品質其實是不太好的,還好興奮度支持了疲憊感,整裝用餐後,驅車前往武陵山莊登山入口。

這次我們是以逆走的方式,由池有山先上,夜宿新達山屋。短短路程,是三天當中上升高度最多、體力消耗最大的一天,加上身體適應高山的狀態,連小步伐的行走,都顯得氣喘如牛。

有人研究,熱愛登山的人,可能都有些人格分裂;在山下時,渴望登頂上山,到了山上,又急迫地趕著回到山下的文明世界。但我覺得,這並不是某著分裂人格,而是想要透過短暫與世隔絕的時間,放空腦袋,找到下一個驅使自己努力活著的理由。而且登高山的艱辛過程,能夠磨練一個人的心性,讓自己的包容力、彈性、受挫能力.....等特質分數提高許多。不懂的人說那是自虐,我覺得是一種修行!

第一天登上池有山後,前往新達山屋的路上卻下起的午後雷陣雨,行經「池有名樹」途中,霧濛濛的景象更顯詩意。套上雨衣,跟著夥伴腳步,低頭快步驅動,約在下午兩點二十分左右抵達。

我不喜歡登山遇到下雨,但偏偏每次幾乎都是如此,這種全身上下溼答答的感覺,會讓旅程興致大打折扣。好在生性樂觀的北岳嚮導-宋大媽,用她登山的豐富經驗評估了天候漸入佳境的機率很大,頓時在我心中又燃起了熊熊的鬥志!


果真第二天出發後,署光乍現、撥雲見日,過沒多久就開始冒汗了,緊接著收起頭燈與毛帽,換上輕便的長袖上衣,邁向今天重頭戲~品田斷崖及素密達斷崖。

領隊 建成大哥的說明提醒後,我們一行14位陸陸續續通過令人驚心膽跳的懸崖峭壁,有些踏點少的、落差大的,高大哥還要費心地幫我們確保,增加安全性。當然囉,團員中有幾位經驗老到的高手,不須做確保,也能像山羌一樣輕鬆跳躍,真是厲害!

最後一處斷崖,由我擔任上方的確保員,護送其他人下去;有人不想背負裝備的,也可以人包分離來處理,減輕心理壓力。坐在懸崖的時間久了,膽子也變大了,我在整團最後一個下去的時候,居然有勇氣不用確保就搭繩躍下。

下午三點半左右,陸續到達素密達山屋,宋大媽邀約加碼輕裝登上穆特勒布山。雖然輕裝,但剛吃飽就走動,還真有點不消;幸虧上天賜給我們驚豔的美景,登頂後,眺望雪山北峰、夕陽雲海、北一段與北二段、品田山、池有山.....三百六十度環繞的絕世景象,弭補了剛才的疲憊。駐足在此,很多山友應該都會跟我一樣,欲罷不能的想要再登高山。

第三天目標是雪山北峰,一路上也都是沿著稜線上上下下,隨著天氣的轉晴,面對的是烈日及乾燥的環境;雖然已戴帽子遮陽,但仍不免被曬傷的窘境!

壯闊浩瀚的稜線,左邊是雲霧圍繞的東岸,右邊是晴空萬里的西岸,走在山脊,不免感嘆自然之美、大地的鬼斧神工。尤其是高山上的植物,為了減少水分流失,演化成針葉狀(這幾天扎得我哇哇叫...),為了抵抗生物的攻擊掠奪,演化成強韌堅硬的枝幹(被彈回來的矮樹叢打到可是會見血滴...);一路上猛按快門,深怕錯過了美麗景象,但即使照片再美,都遠不及親眼目睹的十分之一。

雪山山屋享用午餐後,我們先鋒部隊五人隨即上路,因為我和林大哥有事,今晚不入宿三六九山莊,要一路趕回山下。由三叉路下切溪谷碎石坡,大約兩百多公尺進入黑森林水源地,隨著高度逐漸下降,呼吸也越來越順暢,腳步也越來越輕盈了!
走出森林,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玉山箭竹林,視野一整個開闊起來,沒多久就抵達三六九山屋了。我煮了一碗麥片,補充等會下山的體力,就和 林大哥兩人背起行囊繼續上路;此時,後方其他隊友大部分都還在山上。

避免摸黑趕路,林大哥以20分鐘/公里的速度飛奔,離登山口大水池的距離有七公里,我們2.5小時就走完,真是累啊!特別是在哭坡的下坡路段,跟在 林大哥後頭,下意識的重疊前方的腳步,讓我暫時忘掉腳底板的疼痛!

傍晚六點四十分,我們趕在夕陽餘暉消失前的最後一刻,通過登山口水池。看著光線慢慢轉暗,我稍微梳洗一番,換上乾淨衣服,心有不捨的離開,落寞感覺油然而生。不過,我告訴大山:過沒多久,我還會準備再來與祢相會的!

後記:
D1>>池有山(百岳4)
D2>>品田山(百岳5)→布秀蘭山→素密達山→穆特勒布山
D3>>雪山北峰(百岳6)→凱蘭特崑山→雪山東峰(百岳7)

背包平均重量在18~19公斤

參考資訊~ http://csm00.csu.edu.tw/0150/49002134/index-12.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