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人格。人格,是人對於外在人事物的刺激所做出來的反應。透過人格特質,才能讓別人理解自己,也同時自我人格認定。
一個人並非只有一種「人格」。他可能由各佔不同比例的「討好型人格」、「憂鬱型人格」、「情緒化人格」或其他組合而成。
然而這不是所謂的「多重人格」。多重人格,是每一種人格特徵百分之百都很強烈很明顯:在某些時候,是完全某一種人格,在其他時候,又轉變成百分之百另外一種人格。
一七九一年德國一位艾伯哈特.格梅林醫生發表一個在當時超乎尋常的案例。他的患者是一位中產階級的德國女子。但是,常常會突然間轉變成完全不同的一位法國淑女的身份,能說非常流利的法語,但德語反而不好。她記得每一件以法國人身份說過和做過的事。但身回德國人時,她卻不知道任何有關她是法國人的來龍去脈。接著,還有一些類似的案例陸續出現。例如,有一個人具有三種不同人格,各自的人格卻有著不同的疾病。而且,另外兩個人格並不知道第三個人格的懷孕症狀。
從此以後,醫學界開展了「多重人格」的探討。然而,不同學派對「多重性格」有不同的解釋方法,也有不同的證據支持。在一九八五到一九九五年短短幾年之間,診斷出來大約有四萬個案例。
一般人的「人格」會在不同時間、場合與心情出現不同的人格表現。不同的人格比重對應著不同的人格特質。很多人錯誤地以為自己是「多重人格」。而「多重人格」是不同的百分之百人格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年齡、性別、生理現象、思考模式及行為等,但不會有幻聽(幻視)或妄想症。就像許多不同的人存在於一個身體裏面,而且擁有各自百分之百不同的人格。
起初,西方的醫學及精神病學在第三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其命名為「多重人格」。但到了第四版時,美國精神學會(APA)用「分離的人格」來代表此一疾病。但它和精神分裂症是不同的精神疾病。
研究發現,MPD/DID的「完全的失憶空白」造成一個人突然轉換成完全不同人格,其兩者之間的知覺、思考和情感沒有任何交集。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共通聯繫。但是很多研究令研究者感到難以理解。七十年代曾有人做催眠試驗,將進行手術的患者沒有接受麻醉,並被告知有一位隱藏者會幫他們承受開刀的疼痛後施以催眠。在手術後,他們回想手術的過程但完全記不得有任何疼痛。再經過催眠要求那位隱藏者說話,這時他們都能說出手術刀劃割的疼痛。
不只是疼痛,人格的自我認知(你是誰,你的過去)、內心的感情與對外在事件的經過及反應,即使被「區間隔開」的經驗,都能從回憶中找尋出來。
面對日益複雜的世界,和我們的祖輩相較來看,現代人的人格不容易堅持真純一貫的自我。要減少痛苦、污染和抑鬱,在面對家庭課業、專業競爭和不同的文化時,要用正面樂觀的人格特質去轉換與適應,從輸贏得失中跳脫,讓自己保持身心平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