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智能科技 未來將取代80%人力工作

傑若米‧雷夫金(Jeremy Rifkin)在他的著作《工作末日 The End of Work》修訂版中預測,全世界的工作機會在二○三○年將只剩 30%,到了二○五○年更僅剩 5%。大多數趨勢專家也都認為未來的勞工數量將大幅減少,其中製造業的職缺減少速度會比現在更快。工作機會減少,其實也代表著目前的許多業種將面臨消失的危機。有學者甚至提出「二○二○年將有 80%的現存職業種會消失」。


雖然這樣的主張看似過於激烈、偏頗,但回頭看看現在產業重整的態勢,失去價值的產業被大量淘汰已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將會有新的產業出現, 取代舊產業,更有一些產業會在人類社會中徹底消失。現在當紅的職業,也未必能一直長紅下去。

未來求職不只是選擇當下想從事的職業,而是要選擇一個能跟得上社會潮流變化的產業。機器人將取代人力,藥師、律師等都可能被淘汰 美國商業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在二○一一年三月十七日刊登了一篇名為〈將被 機器人取代的九種職業〉報導,文中提到藥師、律師、司機、太空人、店員、保母、軍人、搜救 員、記者等九種職業將被機器人取代。司機、店員或軍人被取代應該大部分人都能認同,但是連 藥師、律師、太空人也會被取代嗎?如果你會這樣問,那就是你太小看機器人的未來發展了。

目前機器人研發技術可說是以光速在進行,社會環境的進化速度也已超越我們的想像。 很多迷惘的父母會問:「我的孩子真的有可能經歷你說的那種未來嗎?」我發自內心給你一 個忠告,如果真心為孩子好,請不要強迫孩子認同你的職業觀,那只會害了孩子的未來,讓他們 更快走向失敗而已。

完全能取代人類工作的機器人研發成功後,什麼職業最受衝擊?有什麼具體影響?如果你沒 興趣知道這些,至少也關心一下什麼類型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吧!當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不只 是工作機會減少,甚至可能整個產業都被連根拔除。

孩子滿懷期待開始大學生活,直到畢業的腳步近了,想找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時,才深刻體 會到一張不符合自己興趣的大學畢業證書對求職一點幫助也沒有。過去父母們總認為大學畢業就 能找到好工作,但是看到現在滿街都是不符合產業人才需求的大學畢業生,大都感到很無奈吧! 另一方面,現在也有越來越多有主見的孩子認為能力比學歷重要,決定不讀大學去實現自己 的夢想。但是首先會面對的實際問題就是,只有高中學歷要怎麼求職、進入職場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 20~30 歲的年輕人選擇直接創業,或是以別的方式增加自身能力來實現夢想

現在,「學習」已不用侷限在學校裡,在家自學也可能是很好的學習環境。自從麻省理工學 院開放式課程的教學網站啟用後,世界頂尖大學都陸續公開分享課程的影片,現在不用去學校就 能透過網路免費聽課,課程內容也更豐富多元,這種嶄新的學習方式甚至可以為老舊的教育觀念 注入新思潮,也許未來世界裡,一間大學都沒有也說不定。雖然學校不可能馬上就全部消失,但 許多大學面臨廢校或被整併已是不爭的事實。比起華麗的校園,未來更重視實用的內容資訊,大 學的作用正面臨巨大的挑戰,也許會變得和現在完全不同。

英文的好壞並不重要,請放下「英文好,才能成為國際化人才」的錯誤概念吧!在整個補習 業界中,與英文相關的課程占最多數,從小學入學前,一直到大學畢業後,甚至是進入職場,幾乎所有人都十分熱中於補英文。

然而,多數人學了那麼久,繳了不少補習費,一遇到外國人時, 還不是只會說「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你還要繼續學習這種無法活用 的英文嗎?住在美國的低收入戶、乞丐,難道有因為英文說得好,就變成國際化人才嗎? 想要過理想的生活,有太多東西比英文更重要了!

請仔細思考,當你與孩子熱中於補英文的時候,是否放棄了許多人生中更重要的東西?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出現翻譯精準的口譯機,甚至量產,屆時人類就沒有必要學習英文文法、會話等外語能力了。未來社會需要的關鍵能力並不是英文,而是「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融入不同人群的「互動」能力


人類在未來社會中必須具備三種核心能力,第一,「互動性地使用工具(Use tools interactively)」:包括使用語言、符號與文本的能力,運用知識和資訊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等等。 第二,「在異質社群中良好運作的能力(Interact in heterogeneous groups)」:包括發展與 經營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處理並解決衝突的能力。 第三,「自主行動的能力(Act autonomously)」:包括主張與辯護自己的權利、利益、責任、 局限與需求的能力,以及訂定生涯規劃與個人計畫的能力,在世界各地行動、生活的能力。 至於你目前覺得很重要的英文能力,其實只是以上三種核心能力中被使用到的工具而已。

人類是透過「對話」了解彼此的想法,所以「對話」只不過是理解想法的其中一項工具。許 多父母從未意識到自己費盡心力培養孩子的只是一種工具,忽略孩子真正應該具備的競爭能力。 知道應該「說什麼話」,遠比知道說話的方法更為重要。有專家預估二○二○年,語音辨識技術 和自動口譯、筆譯技術,將有長足的進步,屆時任何人都能夠透過機器,將自己說的話同步翻譯 給其他國家的人聽。


假如我說中文,美國人只要戴上同步翻譯機的耳機,聽到的就會是英語,而日本人聽到時就會是日語。未來不再需要因為學外語而煩惱,用科技打破語言隔閡的時代即將來 臨。人類語言的隔閡將比你我想像的更快瓦解,你依然堅持花費金錢、時間讓孩子補英文嗎?未來,學習他國的語言,就像是學習他國的歷史一樣,只是單純滿足自己的求知欲而已,不會再有人羨慕具備多國語言能力的人,因為每個人都能擁有同等的能力。

節錄自"樂閱讀"書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